回想自己國小生日時的情形,早上在學校跟同學分享爸爸媽媽買給自己的乖乖桶。班上每個同學都有分到一顆軟糖,而乖乖桶整包的餅乾就留給比較要好的朋友,發著發著自己的份都沒有了。晚上全家到百貨公司吃牛排,之後我挑了一個兩百多元的遊戲卡帶當作生日禮物,結束這完美的一天。
那麼你上次生日的情形呢?想必你一定跟我一樣歷歷在目吧!不管是當天的心情、買的禮物或是蛋糕的樣子你一定覺得自己記得很清楚。那麼你記得去年4/31有做那些事嗎?如果你回答吃飯、睡覺那麼你一定錯了,因為4月沒有31號。實際上心理學家透過實驗發現或許連關於我們生日的記憶有部分或許是假的。
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在1974年做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她請來一群人看同樣一部車禍影片,看完後問一半參加者兩台車”碰撞”時的速度多少;另外一半的參加者問兩台車’’衝撞’時的速度多少。照理來說看一樣的影片應該要兩邊參加者預估的車速差不多,但是被問”衝撞”速度的那群人回答的車速比較快。
進一步問車禍場景被問’’衝撞’’速度的參加者說現場有車窗玻璃碎片,事實上,影片中的現場根本沒有碎玻璃片。這說明’’碰撞’’跟’’衝撞’’這兩個提示造成了我們形成了有偏差的記憶。 換句話說“碰撞”/“撞毀”這兩個動詞本身暗示車禍嚴重程度,被問到動詞為“撞毀”會比動詞為“碰撞”的參加者覺得車速更快,更可能「記得」並不存在的碎玻璃。
這個實驗發現記憶是有可塑性,可塑性指的是像是黏土我們可以把它捏成車子」或是房子的特性。既然我們會因為別人問的方式讓記憶中的事物有一些改變,那麼我們能不能進一步在別人腦中製造沒發生過、不存在的記憶呢?如果可以就能夠對老師捏造自己有交作業的假記憶,這樣就不用辛辛苦苦地寫作業,能夠天天出去玩了!
現實中,心理學家已經做到了,在1995年Elizabeth Loftus又做了進一步的實驗她成功將錯誤的記憶植入了參加者的心中,讓他們誤以為小時候曾經做過實際上沒做過的事。
Elizabeth Loftus的實驗方法是先從參加者的父母那邊蒐集參加者三件確定有發生的過去生活片段,並加上捏造的片段後給參加者看並且要他們補充細節。其中最經典的是有參加者,小時候在大賣場迷路的經驗,研究人員捏造完變成「五歲時於商場迷路大哭,最後在一名老伯的幫助下找回家人」沒想到參加者居然清晰地”記得”這個老先生是一個很酷的人、想到自己當時很害怕不能再跟家人團聚更”記得”事後被媽媽責罵。
這個錯誤的記憶完全根植在那位參加者的心中,甚至在最後研究人員跟他說這是假記憶時,他完全無法置信。世界各國的研究員也都做過類似的實驗。像是讓參加者誤信自己小時候有差點溺死,再被人救起的回憶;或者認為自己曾遭受猛獸攻擊;甚至讓人相信了看過妖魔附體等奇怪經歷。
上面捏造出來的記憶大多是不好或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實際上心理學家正在試著植入記憶,藉以改變他人行為,雖然存有不少道德倫理上的爭議,但相對地,Loftus相信這項技術能將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他舉例,如果這讓你對某些垃圾食物產生一些不好印象,你就不會想再吃這些東西,說不定還能幫助我們下一代免於面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因飲食習慣不良所造成的疾病危機。
回頭看Loftus博士做記憶相關實驗的動機是由於她參加過多起冤案審理,其中最著名就是電影《謊言的烙印》改編的真實事件,當時了無辜的人Lucas,因小女孩記憶被人曲解,導致他被定罪關了十來年的不幸遭遇。造成這場烏龍在於大人們先入為主地認定小女孩因受到了創傷,壓抑難受的記憶,才不敢坦承被Lucas性侵的實情;然而在旁人推波助瀾下,小女孩的指證定了Lucas的罪,一夕之間,Lucas變成眾矢之的的性侵犯,被丟進了監獄。這在90年代的美國時有所聞,為甚麼受害者會有清楚的錯誤記憶我想Loftus博士將這個現象攤在我們眼前。
從心理學家的實驗知道人們的記憶這們不可靠真的令人很擔心,因為我相信過去的記憶會影響現在的想法及行為。例如:如果我沒有了,小時候爸爸媽媽跟我相處的愉快回憶,取而代之是被虐待的記憶。那麼我的個性或許會變得封閉、具有攻擊性及不信任。但是,這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知道記憶的重要性以及隨著觀點不同記憶是可以有不同解釋的。所以如果想清楚保留快樂、感動的回憶不妨寫日記、或是拍照再臉書弄個貼文為自己的當下經歷下個註解;同時過去,傷心、痛苦的回憶或許我們能透過捏造自己的記憶強調我們撐過去的過程,讓不好的事情成為砥礪我們的磨刀石。
哈囉朝君,如果分段開頭可以空格,會更方便閱讀唷!喜歡「記得不存在的玻璃」這個講法~
回覆刪除標題有怪怪的符號@@?
回覆刪除然後格式上確實要稍微編排一下比較好閱讀哦!
實驗者做的這個捏造記憶的實驗雖然出發點是好的,
可是道德倫理上可能真的會出現一些問題呢,
難保每個運用這些手法的人都是秉持著好的出發點,
如果被一些不好的人運用在不好的地方上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