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薇、梁芳慈、林芷煊
長久以來,理性在各領域中常處於備受推崇的地位,亞當.斯密亦提出「經濟人」的觀點,認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進行經濟決策時會利用理性的計算和判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會感情用事。不過,心理學家卻提出另一個影響決策的因素,那就是與理智相對立的存在——情緒。心理學的許多研究證明了情緒會讓人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近年來談到決策理論,不得不提愛荷華大學研究團隊設計的愛荷華賭局作業(IGT),這項作業的目的在於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決策情境,觀察一般人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mPFC)損傷的患者在進行決策行為時有何不同。vmPFC與許多腦區都有神經連結,其中就包括與情感相關的腦區(例如:杏仁核),所以它對於情感和感覺之間的調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負責監控、決策和學習獎賞—懲罰的機制,而vmPFC受損的患者雖然在認知能力上與一般人沒有差異,卻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脾氣,並且很難記取過去教訓,他們在學習獎懲機制的能力上出現缺損,也因此在進行決策時很難有長遠的眼光,只會記得強度大的刺激。反之,正常決策者擁有完整的vmPFC,其情緒不僅不會對決策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在人們進行理性思考前,就選擇了最好的結果。
IGT由神經科學家達馬西歐、貝沙拉和愛荷華大學研究團隊所設計,這項作業裡主要有A、B、C、D四副牌,選擇A、B牌可以獲得額度大的獎賞,但有時候也可能會出現額度大的懲罰;反觀,選擇C、D牌將會獲得額度小的獎賞,有時則會出現額度小的懲罰。長期看來,雖然選擇A、B牌輸贏的金額大,最後總額卻是會輸錢,因此稱為壞牌;而選擇C、D牌的輸贏金額小,持續選擇之下最後卻會贏錢,所以稱之為好牌。
根據愛荷華大學研究團隊的觀點,一般人是有遠見的決策者,受到期望值的影響,會逐漸傾向選擇對自己有利的C、D兩副牌,因為即使金額小,最終它們能夠帶來自身利益;然而,vmPFC受損的患者卻容易受風險的刺激,小覷了虧損的危險,傾向選擇輸贏金額大的A、B牌,然後輸得一塌糊塗。由此證明了情緒在決策能力上的重要性,而研究人員也將IGT作為判斷決策行為損傷的神經心理測驗。
然而,東吳大學認知與神經經濟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卻發現,IGT似乎存在著一個混淆變項,導致作業很難複製出一樣的結果,經過多次的觀察,他們發現即使是一般人,選擇壞牌B的比例相較IGT的原始結果要高出很多,有時甚至還會高出選擇好牌的比例,為什麼會這樣呢?
壞牌B的特點在於,贏錢的金額比好牌高,而且「贏錢的頻率」也很高,雖然輸一次錢的懲罰金額非常可觀,讓人記憶深刻,但決策者卻也難以忘記持續贏錢的快感。研究人員找到了IGT中的混淆變項——輸贏頻率。愛荷華大學研究團隊認為一般人選擇好牌C、D是因為期望值為正,具有長期利益,但在IGT的原始設計中,A、C牌屬於輸贏頻率高的選擇,B、D牌則屬於輸贏頻率低的選擇,東吳大學研究團隊得到的結果顯示B、C、D牌都是一般人偏好的選擇,故推斷一般人選擇B牌是因為高頻率贏錢的經驗,而可能與長期利益無關。
東吳團隊的研究人員認為,一般人進行決策時,在資訊模糊的情況下,其實對期望值並不敏感,反而對「輸贏頻率」比較敏感,他們會記得贏錢次數比較多的牌,以為「贏很多次」等於「贏很多錢」(金錢計數錯覺),雖然實際並非如此。為了釐清輸贏頻率與期望值對決策行為的影響力,他們設計了「東吳賭局作業」,選擇較為簡單、規律,控制了好牌與壞牌的輸贏頻率。
東吳團隊證明一般人也可能是短視的決策者,拿股市投資上的行為來說,投資人在變化多端的股市哩,其投資的偏好很可能不是風險低、具有長期利益的「好牌」,而是高頻率贏、充滿刺激與貌似高收益的「壞牌」。在進行重要決策前,不妨三思而後行,別被一時的「輸贏頻率」給蒙蔽了。
參考文獻:
Lin, C. H.,
Chiu, Y. C., Lee, P. L., & Hsieh, J. C. (2007). Is deck B a disadvantageous
deck in the Iowa Gambling Task?.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3(1), 16.
圖片來源:
http://thumbs.dreamstime.com/z/%E4%BD%9C%E5%86%B3%E7%AD%96%E8%80%85-19047051.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