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緊繃的情況下,更能良好地處理壞消息😳


「吸氣!吐氣!」「吸氣!吐氣!」當我們面對不好的消息時,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先讓自己放鬆下來,再去好好面對事情。那在開始處理到事情處理完畢前,我們應該要抱持甚麼心態去整合消息才能好好內化它?樂觀地面對把心情放鬆到底嗎?那這樣是好的樂觀處事態度嗎? 

有種樂觀是我們將其正面訊息整合融入現有的信念,讓正向信念越來越強大,能增加處理事情的積極性;不過相對地忽略負向訊息,並且低估威脅風險,這個低估看似讓我們以正向態度去面對事件,但其本質是無助於良好得處理事情。

        Neil等人(2018)設計一實驗,想了解在不同的情況下,其消息的整合的優先性會不會不同。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實驗室裡進行,將35位參與者分兩組,一組使其公開演講提高壓力,另一組則接受簡單寫作作業,利用膚電反應和自陳報告焦慮,依照結果前者的確較後者有較多壓力產生。再要求參與者評估各種具威脅生活的事件之風險性,如家裡遭小偷、信用卡被詐欺等,然後告知真正的風險性,其消息對參與者來說是好消息抑或是壞消息取決於一開始所評估的,而後再請他們估計這風險對自己的影響。

        結果發現,較放鬆的參與者,即使告知了威脅事件比他們想像中更有可能發生,仍然會低估其風險;而壓力大或焦慮的參與者更將壞消息融入現有的信念,同時對好消息做正常反應。而第二部分是在現實世界對消防員重複了研究,也有類似結果出現。

        研究人員認為這結果有助於解釋人們如何從普遍樂觀的信息處理方式受益並同時在受威脅時有警告的信號出現。在受到威脅時,會觸發壓力反應,從而提高了了解危險的能力,這可能是合乎需求的;不過在安全的環境中,不斷保持高度警覺其實很浪費認知資源。
        雖然壓力的出現,可能容易讓我們有不好的念頭出現,但我們生理上會自動警覺其壞消息,並且幫助做出良好的判斷,所以並不是非常的安逸,事情更好解決的喔!

高醫心理四/林妤庭

參考文獻:
Neil, G., Ana, M.G., Lucy, F., Liat, L. & Tali, S.(2018). Updating Beliefs Under Perceived Threat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07,16-18 . DOI: 10.1523/JNEUROSCI.0716-18.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