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如何回應建議?一顆真誠敏感的心最重要



       
    假如你正跟主管討論公務,而你終於想出一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建議,如果建議被採納,相信大家會有被接納的感覺而開心。但是,有時候我們提出的建議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拒絕,這是蠻難受的狀況,尤其當主管簡單明瞭的說不行時,我們或許會覺得主管沒有認真地回應,或是不需要我們的意見。

    大家或許希望主管具體解釋原因,並且敏感真誠地回應,讓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當心裡保有安全感時,比較不害怕再次提出建議。那主管這麼做真的有效嗎?來自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教授丹妮爾·金(Danielle King),設計了實驗探討這個問題。
   
    在實驗中,實驗者請223位學生模擬在一間營銷公司當實習生,該公司正在為學生族群常光顧的企業設計廣告。實驗分成兩部分,在第一部分,參與者會先了解公司資訊和主管目前的設計概要,他們可以針對設計自願提出建議。在第二部分,這群學生會收到主管不採納建議的書面解釋,學生被分成四組,分別接受主管敏感且具體、敏感但不具體、不敏感但具體、不敏感且不具體的四種解釋。之後,這群學生閱讀了此公司為不同客戶所設計的廣告,他們可以自願提出建議。實驗者用量表測量參與者認為主管回應的敏感程度、解釋的具體程度以及提出建議前後的心理安全感。

    結果顯示,提出建議者如果有心理安全感,就算這次的建議不被採納,他們未來還是比較會提出建議,而心理安全感與接受建議者的解釋敏感度有關,也就是說,接受建議者如果用真誠關心,而且以周到不批判的態度解釋不採納的原因,提出建議者會比較有心理安全感,進而未來較會提出建議。但是,結果也顯示,心理安全感和接受建議者的解釋具體程度沒有明顯相關。

    研究者認為,提出建議對於雙方來說是個互惠的過程,提出建議者想讓接受建議者獲利,而接受建議者也要有相同的回饋給提出建議者。對於提出建議者來說,由於接受建議者是以敏感、同理且真誠的態度解釋原因,就算建議不被認可,他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受重視。

    提出建議不只是公司內部的問題,學校、家庭和朋友間的討論都會面對相同狀況。或許不只領導者需要學習用敏感真誠的態度回應組員,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事情。例如家庭討論出國玩時,當別人提出建議而自己認為不適合,我們原本可能說「不要,不適合」,或許可以說「我知道你想去那裡,可是我覺得不適合,因為交通不太方便,而且要花很多錢,我們現在的錢可能不夠,我知道你很失望。」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被拒絕的感受,同理他的情緒,並且真誠的解釋原因,讓對方知道雖然你拒絕了他,但是你還是重視他的,或許這能讓大家願意坦誠溝通,讓關係維持。

/心理三/陳薏筑

參考文獻
Danielle D. King, Ann Marie Ryan, Linn Van Dyne. Voice resilience: Fostering future voice after nonendorsement of suggestion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9; DOI: 10.1111/joop.12275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group-people-working-out-business-plan-office_5495105.htm#page=1&query=business+meetin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