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別把意志力當神力!隱藏的動機也會影響工作表現

別把意志力當神力!隱藏的動機也會影響工作表現


 你的意志力有多強呢?坊間有許多以意志力為書名的書籍,包含「駕馭意志力」、「意志力訓練」、「意志力與孩子成績」等等字眼。相信若是對於想要提高工作表現的、想要改變自己的,想要減肥、拚功課的讀者們,這些書名可能看來非常的吸引人。

 意志力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內在資源。它就像一股內在的力量,來促使我們改變自己本身的行動、作為。這股內在意志力資源是有限的,就如同人們處理訊息的認知資源[註1];他們都有可能被耗盡。然而,若僅將視野放在意志力上的話,我們可能會錯失掉其他影響你工作表現的因素呢!

 那還有哪些因素呢?近期的研究發現意志力的消耗與動機高低有所關聯。而「動機」這抽象的概念其實包含三種成份:慾望(目標)、內隱動機、能力。若是三種成分都很高時,我們就會處於高動機狀態,做事情會相當的愉快且投入;反之則提不起勁兒來。那既然已經說「動機」抽象了,那家了兩個字的「內隱動機」又是什麼更看不清的東東呢?「內隱動機」是關乎於個人潛意識中的偏好,如權力、成就、人際關係等。說白一點就是,沒有經過意識層面的喜好,通常會直接跟情緒有關,也通常無法被描述出來。

 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一篇有關「內隱動機」與「意志力」的研究。這項研究建立在研究者執行了兩次不同的實驗。在第一次的實驗中,研究者邀請了 67 位的大學生,首先觀看了 2 分鐘從電影『春風化雨』中摘錄出的片段,是有關一名父親喝令兒子的橋段。而後要求一部分的參與者演出電影片段中父親的角色;而一部分僅是手寫重述一次片段內容。然後,意志力的部分來了,參與者會觀賞一段『冰原歷險記 2 』的搞笑片段,但他們被研究者要求不能笑。

 而透過先前從測驗取得的內隱動機來分析,發現權力偏好較強的參與者在觀看搞笑片段時比較能控制自己不笑出來。研究者推論:因為這些表現較好的參與者,在重演電影橋段時有較高的「內隱動機」(符合潛意識對權力的欲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就是這個要求對他們來講比較簡單,所以他們也相對保有更多的意志力來克制自己的情緒。而在僅被要求手寫重述的參與者們之間,卻沒有發現情緒控制的表現有明顯的差異。

 第二個實驗過程類似於第一次的,不同的是這次我們主要要看的是,對成就有較高內隱動機的參與者。 74 位參與者,其中一部分被施以較難的動作測驗;另一部分則是相對簡單的動作測驗。最後,參與者要完成史楚普測驗[註2]。在此測驗的表現被當作意志力的指標。結果,如同第一次的實驗;發現執行了較難的測驗,這些有較高內隱成就動機的參與者在史楚普測驗的表現,是比起低內隱成就動機的參與者的表現要好很多。也就說,前者保有的意志力較後者多。
 綜合以上的發現,研究者推論若是工作性質與一個人的內隱動機相符時,他所要消耗的意志力也就會較少,而相對的留給後續工作的意志力也就剩的比較多。反過來講,如果不顧慮工作、作業的性質,強用意志力改變或調整自己時,我們很可能很快就把意志力耗竭。這好像在告訴我們,除了能力、專長以外,內隱動機也該放入「適得其所」的條件裡。當然那將是一個理想世界!

--------------------------------------------------------------------------------------------------------------------------
1認知資源:人們用來處理外來訊息的能力有限,就如同外在世界的資源一般。

2 史楚普測驗:要求受試者抑制對字意的認知,來判斷顏色。而題目中包含許多不同顏色及色字(如:

--------------------------------------------------------------------------------------------------------------------------
參考資料:
  1. Will power alone is not enough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15134920.htm)
  2. Gröpel, P., & Kehr, H. M. (2014). Motivation and Self‐Control: Implicit Motives Moderate the Exertion of Self‐Control in Motive‐Related Task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2(4), 317-328.

19 則留言:

  1. 1.有錯字,那既然已經說「動機」抽象了,那"家"了兩個字的......
    2.用「別把意志力當神力」當標題蠻吸引人,讓人會有興趣想看內文
    3.文章段落分明、看了很舒服!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你說明的好清楚,讓人很好理解。
    而且一段一段的看起來也不會很壅擠
    最後面有附註名詞解釋覺得很棒!

    回覆刪除
  3. 整體結構安排的很有條理,雖然有些許錯字,但仍不影響閱讀。
    會將專有名詞解釋這點給了我一個新的選項,不過我覺得在有關第一點-認知資源的部分,或許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代替掉使用這個名詞。可能可以幫助普通民眾理解。

    回覆刪除
  4. 喜歡有附註名詞解釋這點,這是我原本自己在寫文章時沒有注意到的
    覺得在描述實驗之前可以先說他們已經有先做過相關內隱動機測驗,不然我看到後續的分析解釋時突然沒會過意,還再回頭多看了一次

    回覆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6.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7. 有原始研究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研究,文章說明很清楚,註解方式讓人可以清楚專有名詞的解釋,但是否對於大眾還是有點困難?認知資源應該還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詞哦!

    回覆刪除
  8. 分段分得很好,但我覺得內文的部分如果是個完全沒接觸過心理學的人來看可能會要多看幾次才會看得懂,建議可以在白話易懂一點,或用比較口語的方式做描述。

    回覆刪除
  9. 東東XDDD
    針對第一個實驗
    我並不能理解親身重演或者手寫劇情橋段,這樣的操弄代表了什麼意義?也因此我無法理解下一段為末提到的手寫組沒有明顯差異代表什麼意義?突然出現的權力偏好較強者從何而來?
    針對第二個實驗
    會不會對於stroop作業表現較好的高成就內隱動機者,並不是因為保留了較多的意志力,也是因為對成就表現的高內隱動機,而使得這樣的作業對他們來說比較簡單?

    如果我的問題很怪,大概就是我真的沒看懂了=A =
    這篇讓我耗掉不少腦力,也就是說,對一般大眾的親和性會不會太低?

    回覆刪除
  10.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1. 我覺得標題下的很有趣XD 很吸引人,讓人想繼續了解內容為何(讚

    針對專有名詞以及實驗內容,也有特別在最後進行解釋,讓大家有機會可以更加清楚內文的代表意義。不過針對"認知資源"這項解釋,我個人是有點點轉不太過來XD覺得可以再多解釋或是可以用較為淺顯易懂的詞取代。

    對於此篇的知識成分,我覺得相當豐富,而且在研究的執行過程與結果也呈現的很明確。不過針對實驗一的內隱動機測驗,我個人滿想要了解測驗的方法,如果可以再提及,感覺會更好。

    這篇雖然知識滿滿,但其實ㄉ下在閱讀文章時,會有點點吃力XD

    回覆刪除
  12. 這篇文章的首段並沒有做到起承轉合當中「起」的作用,內容有點平鋪直敘,看起來不算是一篇文章的開頭,建議把第一、二段混合在一起或是改變一下順序,才會吸引讀者想看下去

    回覆刪除
  13. 1.喜歡標題+附註名詞
    2.分段跟文字流暢度很好.有條理
    3.在研究的部分給予很多東西,可是看到後面會需要再拉回去看前面.需要思考過
    4.第5段的描寫有點不懂,提到權力(屬於內隱動機)較高的的人能忍住不笑,但是這個跟重演和手寫的關聯性不太懂

    回覆刪除
  14. 整篇講得好詳細,研究過程說明得很清楚~~~附註名詞棒!
    不過覺得內隱動機可以再說白話點xD 雖然我看的懂,但大眾不一定~
    整篇很有收穫!

    回覆刪除
  15. #「而透過先前從測驗取得的內隱動機來分析,發現權力偏好較強的參與者在觀看搞笑片段時比較能控制自己不笑出來」這裡的「權力偏好較強」是怎麼來的?
    #整篇文章對非心理相關科系的人來說有太多新的專有名詞了,讀起來會很卡,能不能改個敘述方式讓文章更貼近大眾?

    回覆刪除
  16. 排版的部分可能需要稍作調整,舉例來說,最後兩個段落間沒有空行、出現兩行的分隔線。另外,文中內容雖然有一些專有名詞,但都有附上註解讓非專業的閱讀者也能夠瞭解其解釋。末段的結論也能和開頭相呼應,讓整篇文章看起來更完整。

    回覆刪除
  17. 讀了好幾次才稍微懂的,本身實驗有些難度,要變成淺白字眼是一項大挑戰。
    在第五段,解釋第一個研究的結果,閱讀起來還是不太清楚想表達的意思~~~~~~
    但很喜歡所下的標題

    回覆刪除
  18. 1.文章中很多專有名詞,雖然有做解釋,但是對於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需要多看幾次才能理解,好啦我也看了兩三次才懂
    2.可以解釋一下分成手寫跟演戲的用意

    回覆刪除
  19. 內容多且字也小
    讓人讀起來有些吃力
    但是很詳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