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美麗卻憂傷的音樂,幫我們帶回微笑的心

文/周品君

      望著窗外,天空灰濛濛的,層層的雲朵遮蔽了陽光,似乎把活力、快樂也一併掩蓋,滴滴答答的雨聲讓人心緒低落,生活裡讓人感到不愉快的事件記憶,被雨滴連接,一串串落回心上。戴上耳機,隨意地播放符合現在心情的憂傷音樂,心想多靠近一些相同的樂曲氛圍,也許可以讓心情好一些。耳邊傳來沉沉的樂曲聲,聽著聽著越發難過、憂傷。難道憂傷的音樂不能幫助我抒發,找回好心情嗎? 

        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Kent) 與利默里克大學 (University of Limerick) 發表在音樂心理學期刊 (Psychology of Music) 的研究,也許可以讓你有點頭緒。這項研究發現,當人們感到憂鬱時,聆聽美麗卻憂傷(beautiful but sad)的音樂可以幫助人們感覺更好。

        該研究要求220位實驗參與者回想曾經歷過的負面情緒事件,並說明他們在感到悲傷後所聽的音樂。結果發現,人們在覺得悲傷時,確實會選擇聽憂傷的音樂(實驗參與者主觀認定);此外,有時候他們聽憂傷音樂的目的也並非為了要改善心情。實際上,如果想要讓心情變好一些,最直接的策略是選擇聽那些優美的音樂。

        在肯特大學教授社會心理學的Annemieke van den Tol博士解釋──特定事件或時間的記憶觸發、音樂具有的美學價值、及傳遞特定訊息的音樂,都會影響人們選擇的音樂類型。此外,她也提到,人們會透過預期自己聽音樂後的狀態,來選擇聆聽的音樂。

        結果也顯示,如果一個人藉由聽憂傷音樂來改善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之所以心情變好並不只是因為聽那些音樂,而是沉澱、思考自己的處境或因為音樂而分心。此外,聽音樂時可能會被勾起一些回憶,這也會影響我們原本想讓心情變好的預期。若要能有效地透過音樂改善心情,唯一的可能性是,音樂本身要讓聽者感受到有高度的美學價值。

  簡言之,原來若是想要透過憂傷音樂找回好心情,可以找一些美麗卻憂傷的音樂,先預想一下聽過這首歌後自己的情緒狀態,會不會被勾出其他讓人不愉快的記憶,在聽音樂時,試著去感受音樂的美的意境,而不是隨意地播放低沉的音樂。憂傷的這天,戴上耳機,試著換一首「雖憂傷卻美麗」的音樂聆聽,隨曲調高低流竄,接收音符乘載的訊息,或許新的選擇音樂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好一些。


資料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2/140219095507.htm
圖片來源:http://evoleelyk.deviantart.com/art/Rainy-Day-Window-better-pic-quality-278639723

25 則留言:

  1. 有些人在心情低落時,會選擇聽有符合他們心情的『歌詞』的歌曲,結果會因為歌詞變得無限循環,越來越down。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有時候也會變成那類的人~
      與其一直持續悲傷,不如直接down到谷底,這樣就會開始想往上爬了~

      刪除
  2. 覺得這篇文章有打中我的心,讓我能夠更了解自己的行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有被同理到的感覺~
      好像認識了另一個新的、小小的自己~

      刪除
  3. 想問一下~~~這邊的增強情緒是指正面情緒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這邊指的應該是:不管正向、負向都可以被增強,所以不限定正向情緒~*ˊˇˋ*

      刪除
  4. 那麼想問自己本身喜歡憂傷的音樂,那這樣在悲傷的時候聽憂傷音樂也會有心情符合的意境嗎?那聽蓬勃的音樂就可以改善悲傷的意思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是要看你在聽憂傷音樂地當下,有沒有連結到自己的悲傷情緒事件,如果只是單純喜歡、聆聽音樂,以欣賞的角度話,可能就不會出現較負面的情緒~
      ●如果你聽蓬勃的音樂可以聯想到較正向、歡樂的情緒事件,也許可以嘗試看看能否改善悲傷*ˊˇˋ*

      刪除
  5. 想知道如果憂傷的時候聽歡樂的音樂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是看個人如何從音樂連結到情緒事件上,如果聽歡樂的音樂能讓你想起快樂的事,那麼也許能一點一點消散悲傷~
      ●但如果在憂傷時聽到歡樂音樂會引起你的反感,或是其它負面情緒(煩躁、覺得吵等等),那麼歡樂的音樂可能較不能改善你的悲傷狀態*ˊˇˋ*

      刪除
  6. 覺得文采好好,想知道心情好時聽悲傷音樂會不會引起不愉快記憶,因為有些人就是喜歡聽悲傷音樂或憤怒的音樂。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ˊˇˋ*
      ●也許心情好的時候,聽到悲傷音樂會覺得沒什麼好憂傷的~
      又或許會突然想到昨天發生的難過事情,進而快樂減分~
      ●我想應該也是要看個人對該類型音樂的情緒連結吧~
      喜歡聽悲傷或憤怒音樂,也許是那些人可以感受到音樂裡的美好、價值,可能不只是單純涉及聯想到哪種情緒事件而已吧~

      刪除
  7. 這一直是我很好奇的問題~終於理解自己這種矛盾的行為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一開始也是因為想了解自己的行為,所以才選這篇~

      刪除
  8. 非常喜歡這篇的文筆
    第一段就令人驚艷
    讓我想到五月天的-傷心的人別聽慢歌

    傷心的時候確實喜歡聽傷心的歌
    可是這個研究沒有研究 為什麼喜歡加強情緒
    想知道>___<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ˊˇˋ*
      我喜歡那首歌~

      研究只有提到確實會想要加強情緒~
      不過我猜想,可能是想要被同理吧~悲傷的歌就好像表達出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種:對!你真是說出我的心聲。的感覺吧~
      就像有時候難過會痛哭,一次性地把情緒全都重重的釋放出來~

      刪除
  9. 標題下的很棒~
    文章第二人稱的角度與文筆都讓人很有感覺
    我也想知道想增強情緒的原因w

    回覆刪除
    回覆
    1. 標題真的是靈光乍現XD
      寫寫著就想寫出心裡的感受~感覺有情境就很好進入~

      ●我猜想,可能是想要被同理吧~悲傷的歌就好像表達出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種:對!你真是說出我的心聲。的感覺吧~
      就像有時候難過會痛哭,一次性地把情緒全都重重的釋放出來~
      (偷偷複製剛剛打的XD)

      刪除
  10. " 結果顯示,如果一個人想藉由聽憂傷音樂來增強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之所以增強了悲傷情緒並不是因為憂傷的音樂,而是想起自己的處境與心煩意亂的事情,而若要透過選擇的音樂來增強情緒,想必聆聽者也需要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觀。"

    最後這段我比較不清楚><
    跟婉茵一樣想詢問是怎樣的情緒呢?且又為什麼需要很高的審美觀才能藉由聽音樂增強情緒?>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用來做研究的音樂應該是沒有歌詞的音樂~
      ●就像突然來一首名音樂家的演奏曲,我可能會不知道他想表達甚麼,因為我沒有學過音樂,對音樂的敏銳度也不高,無法體會(就是沒什麼審美觀XD),就只有喜歡與否的差別~

      ●增強的話應該是不管正向、負向情緒都可以~

      刪除
  11. 看過類似的文章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474/
    但是我比較喜歡你的標題、開場白和結尾還有插圖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ˊˇˋ*

      這篇寫得好詳細~
      不過我想個人對音樂的解讀會不同,在不同心情下對同一首歌的體會也會不同~搞不好哪個瞬間,就發現傷心的人真的別聽慢歌XD或下一瞬間又覺得應該要好好增強情緒,沉浸在悲歌裡~

      刪除
  12. 你的文字運用比一般人要來得好,有文青風,但是文章表達的點似乎跟原始文章不太一樣?
    像是標題你是越聽越憂傷,感覺是聽了憂傷音樂會更憂傷,但外電標題卻是說能讓人感覺較好('Beautiful but sad' music can help people feel better),這兩者的意思截然不同。
    第一句也寫了"Music that is felt to be 'beautiful but sad' can help people feel better when they're feeling blue",也就是說聆聽美但憂傷的音樂可讓人感覺較好,這是前提哦,可惜你都沒提到這點,這樣就不太清楚這個研究的價值在哪裡了。
    就因為有這個前提,他才去研究每個人選擇音樂的策略、自己的情況與情緒改善狀況之間的關係。因此你沒有把這幾個的關聯講清楚很可惜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原本也有想到這點,但之後想說要多寫一點對憂傷音樂的反應,反而忽略了前提,試著修改了一下~謝謝老師*ˊˇˋ*

      刪除
  13. Why do Minor Chords Sound Sad?

    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states that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hypotheses, music does not directly describe emotions: instead, it evokes processes of will which the listener identifies with.

    A major chord is something we generally identify with the message, “I want to!” The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to a minor chord can be compared to the message conveyed when someone says, "No more." If someone were to say the words "no more" slowly and quietly, they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sad, whereas if they were to scream it quickly and loudly, they would be come across as furious. This distinction also applies for the emotional character of a minor chord: if a minor harmony is repeated faster and at greater volume, its sad nature appears to have suddenly turned into fury.

    Th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applies this principle as it constructs a system which outlines and explains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musical harmon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you can google Theory of Musical Equilibration.

    Bernd Willimek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