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見文末來源 文/李俁德
努力工作了好一段時間,老闆終於把你叫到辦公室,你滿懷期待地走進去,最想聽到的是──
加薪!
天啊!加薪耶!好開心喔!薪水變多了就可以吃大餐、買衣服、出去旅遊,做好多會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情。你陷入了無與倫比的幸福中,彷彿一切辛苦都有了代價。
但是,加薪真的能帶來幸福嗎?
人們通常都覺得收入增加了,生活滿意度肯定會跟著上升,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Christopher Boyce等人不僅想要探究在什麼情境下收入變動會對生活滿意度產生影響,還想知道收入變動對什麼樣的人影響最大。而他們在今年發表的研究指出:真正會影響生活滿意度的是在收入減少時,而且只有對高度審慎性[註1]的人才會有重要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現象被稱作損失厭惡效果,也就是對損失的厭惡遠遠大過於獲得的愉悅;而對於那些審慎性不高的人來說,其實收入增加或減少對生活滿意度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什麼樣的人屬於高度審慎性的類型呢?根據五大人格因素論,這類的人通常有完美主義傾向、自我要求高、擅長計畫和分類、重視經濟目標等特質。因為資源的損失可能會威脅到個人的地會、經濟穩定、人際關係、自尊等,而人格特質是人類在處理威脅時的重要角色,高度審慎性的人通常會將經濟目標看得比較重要,因此當他們在經歷經濟損失時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壓力,也更容易影響到生活滿意度。
Christopher等人的研究對象有兩批:第一批的資料來自於德國長期研究德國人家庭收入的研究組織,這些資料收錄了全德國人口的代表性族群,而Christopher他們所用於研究的是2005年時有做過人格特質的測量,並且從2005年至今的收入變動全部都有紀錄在案的資料;第二批研究對象是18527位成人及總共105558筆兩年未間斷的家計收入語生活滿意度的紀錄。
研究結果發現明顯的損失厭惡效果,而且無論損失程度大或小,都會對當事人的生活滿意度造成負面影響。將收入增加和收入損失各自進行分析時,也可以看到收入增加對生活滿意度並沒有那麼重要,而收入減少卻是與生活滿意度顯著相關。
Christopher Boyce因此建議:「比起企圖增加個人和社會收入,或許避免收入減少──即便是要以犧牲收益為代價──才是更好的選擇。」
收入的持續成長對於已開發國家中大多數的人民而言,並不是獲得更多幸福和愉悅生活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將目標擺在經濟穩定以達到更好的幸福,同時保護那些經歷收入損失衝擊的人,而非一味地認為個人收入的增加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
註1:目前被廣為應用的五大人格因素論(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Costa&McCrea)分別為開放性(Openness) 、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友善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
資料來源: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3/160310111843.htm
2. Boyce, C. J., Wood, A., & Ferguson, E. (201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oss aversion: Conscientiousness predicts how life satisfaction responds to losses versus gains in inco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2, 471-84.
圖片來源:
http://www.publicdomainpictures.net/view-image.php?image=3818&picture=woman-holding-mon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