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理三 吳依穎 圖/Pexels
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有遭逢挫折的經驗吧!以大學生來說,遲交作業和報告、必修被當掉、遇到很「雷」的組員、和男女朋友吵架......等等的「壞事」,應該都蠻常出現的。心情很差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透過買宵夜、網購等方法試圖讓自己變開心。究竟這種「犒賞自己」的行為有沒有效果呢?
什麼是補償性消費?
補償性消費(Retail Therapy)概念於西元1988年由果洛莫(Gronmo)提出。
簡單來說,補償性消費就是一種透過「犒賞自己」,改變心情的策略。這種行為往往會在我們遭遇挫折或者是負面事件的時候發生。如果今天我們將補償性消費使用在購物的狀況下,我們所購買的東西,極有可能是「手滑不小心放進購物車」的,而非真的要購買生活所需或計劃之內的物品。也因為這樣,很多人會認為挫折後補償自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有些人會覺得,心情差就衝動消費的人,自制力一定不太好,或者是進而擔心他們會在事後後悔自己沮喪時買的物品,並不是那麼的必要。究竟補償性消費有沒有用呢?
補償性消費有用嗎?
補償性消費有沒有效,學者認為可以從短期(Short-term)和長期(Long-term)兩個時間上的指標來判斷。「短期利益」指的是購買物品當下的確可以改善壞心情,而「長期利益」則是指它不僅能改善當下的情緒狀態,事後也不會反悔或因此產生負面情緒。
阿塔雷(A.S. Atalay)和梅洛(M.G. Meloy)這兩位教授透過「巧克力實驗」來證明短期有效性。他們找來118名大學生,並將其分成「限制自己」組和「不限制」組。首先,實驗參與者需要透過測驗記錄他們的情緒好壞,並要閱讀短文,及練習「尋找單字遊戲(word-searching puzzle)」。「限制自己」組別所看的文章和遊戲題目具有引導的功能,會使他們比較容易限制自己,「不限制」組則無此效果。而他們在作答時,一個擺了15顆不同口味糖果的碗會被遞到面前,而研究者會提醒他們下一步驟還需要用到糖果,他們可以試吃來評估自己要留幾顆做下一個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心情不佳且不用限制自己的人會拿最多的糖果去吃,心情差但是有被引導「要限制自己」的人反而會轉移焦點到目標上,不會吃那麼多的糖果。研究者認為吃糖果改善情緒是一種管理自我(self-regulation)的策略,尤其「沒目標且心情差」的人會用。
至於補償性消費的長期有效性,這兩位教授則使用了「日記本」追蹤。這次研究者找來了69名大學生,要求他們寫下那一陣子中一項自己本來不可能會買的物品,以及讓他們衝動購物的原因(這個物品即是補償性消費行為的產物),並持續追蹤他們的心情一個月。研究結果發現,補償性消費完,當下負面情緒評分會比較低,且人們也不太會對於這項行為產生罪惡感和後悔,因此,研究者認為補償性消費其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有害。更讓人驚訝的是,在這個研究中,補償自己時所花的金額,其實遠比花錢慶祝時來得少很多呢!
補償性消費為什麼有用?
為什麼補償性消費能改善情緒呢?在心理學中,有「精神分析論」、「社會比較理論」和「心情調節理論」三種理論可以解釋這個現象,以下分別介紹:
1.精神分析論(Psycho Analysis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本身是一套能量系統,當今天個體憂鬱或焦慮時,這股被壓抑的能量會需要其他地方發洩,因此可能發生衝動購物等行為。
2.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會想要了解自己,進而和他人比較。當今天「比較」這個行為讓自己自尊受損時,人們會透過象徵高社會地位的產品來修補。好比我們可能會聽過經濟狀況不好的朋友,仍會購買名牌手機、服飾或者昂貴的家電。
3.心情調節理論(Mood Management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人類會需要維持正向情緒。遭受挫折時,人們會透過購買或接受享樂性目標以提升正面情緒。例如感情上受到挫折時,許多人會選擇大吃大喝或者去KTV夜唱。
什麼情況下,還是別補償好
雖然說補償性消費當下看起來能改善情緒,且不易後悔,但還是有些情況要避免喔!李思捷克(M. Lisjak)教授指出,若補償性消費所購買的物品會讓你回想起挫折事件的話,情緒其實是會更低落的喔。好比今天告白被打槍,就別買把妹書籍鼓勵自己了,只會更難受啦。
就結果而言,補償性消費對於心情不好的人不僅有用,公司在商業行銷時其實也會考慮補償性消費對顧客的影響。總而言之,下次心情太糟時,就買點東西讓自己好過點吧!
資料來源:
1. Atalay, A. S., & Meloy, M. G. (2011). Retail therapy: A strategic effort to improve mode.Psychology & Marketing, 28(6), 638–659.
2.Sirgy, M. J. (1982), Self‐ concept in consumer behavior: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9 , 287‐ 300.
3.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2/16020515354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