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理三 謝瑜庭
聰明的你明白調情是怎麼一回事嗎?
文/心理三 謝瑜庭
「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這句朗朗上口的歌詞相信從楊丞琳當年發行至今,仍然一直深深地迴盪在深陷愛情泥淖中的男女耳裡。如果可以輕易地找到證明雙方愛情的證據,那麼愛神邱比特就可以放下手中的箭,輕鬆坐在沙發上,吃著爆米花,觀看著這世間男女糾葛、紛擾、幸福美滿的愛情故事了吧!當你正煩惱著「真的沒有跡象可以看出對方是否對你有興趣嗎?」這個問題時,科學家要告訴你,莫驚、莫慌、莫害怕。
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常會透過「語言」及「非語言」這兩大線索來觀察彼此。語言,即為互動時的交談;非語言,即為一些肢體動作或表情,像是微笑可能代表著接受或是禮貌;皺眉代表著疑惑;抖腳代表著不耐煩;聳肩代表著輕浮或困惑,曖昧階段時,「觀察」猶如一把隱形的量尺,藉著不同表現的行為舉止,即便是一個眼神或一句話,也常會使人心中被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甚至小鹿亂撞。
美國的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互動中,當某方被對方所吸引時,某方展現吸引力的方式就會顯露出他們的調情方式.。
傑佛里·霍爾(Jeffrey Hall)教授找來51對互不認識的男女,每一對都各自讓他們在舒適的環境中待上10至12分鐘,並額外附有問題小卡(內容像是「你最驕傲的是什麼成就?」等問題),目的是能使兩個陌生人能夠擁有話題繼續進行對談和相處,事後藉由兩人相處過程的影片進行分析。研究團隊將所有人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分類為36個項目,像是稱讚對方、問問題、翹腳、點頭、玩特定某物品、身體前傾等,並進而整理歸納出下列四種調情類型,分別為誠懇、傳統、禮貌、身體。
誠懇調情型 (sincere)
體貼的、鮮少煩躁的,會透過集中注意力以及真誠地表達自己來傳達其吸引力。舉例說明:這類型的女性可能會展現許多笑容,且無法掩飾對另一方感到興趣的跡象。
傳統調情型 (traditional)
此類型的人認為男生是主動,而女生是被動的。另外,男性在互動時較可能融入其中,且會出現較大而開放的身體姿勢;女性則會表現得比較端莊賢淑,像是手交疊放在大腿上、優雅地笑。
禮貌調情型 (polite)
尊重的、順其自然的,互動時身體會較向後傾,給兩人保持一些距離,製造相當大的空間,且會有較多的言語互動出現。這類型的人較不易被觀察出,雖然看起來較為疏遠,但會藉著漸漸熟識而產生改變。
身體調情型 (physical)
這類型的人可能不如我們一般常理所想像的,他們是有自信的,但不習慣單獨一人,也無法在對話環境中感到自在,也不會給予他們有興趣的異性太多的讚美,另外,常會透過肢體語言表達興趣。
綜合以上四種不同的調情類型,你是否更加明白了呢?
在研究中並未提及是否同類型調情的類型會相處較好,但是在曖昧中的男女,若是想知道你在對方的心中是否與其他人不一樣,不妨自己當起邱比特,仔細觀察一下你們兩人以及對方與他人間的互動吧!若是兩者沒有差異,那可能代表著你們只能停留在友誼線;假如你發現對方與你互動時表現出另一種風格,那恭喜你,你們可能處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階段囉!
調情是雙方互動的一個部分,也容易讓人處於一個模糊不清的地帶回繞著,人類的反應及行為十分多樣化,無法很明確的歸類屬於何種個性或類型的人,但透過這些簡單的分類,可以消弭一些心中的不確定感。
很多人總說曖昧階段是戀愛中最美好的一個階段,不過,擁有一段穩定踏實的戀情想必更是人人所期盼的吧!如何擁有一段令人稱羨的愛情,雙方都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努力在其中,特別是在「誘惑」出現時,更不能輕易忽視,如果你自己都放棄,那邱比特怎麼幫你呢?
想知道戀愛中的男女面對誘惑時的反應是什麼嗎?別急,讓科學家來告訴你。
萊登教授找來了40位男性,在實驗前,有一半有被要求寫下保護戀愛關係的策略,而另一半則沒有,實驗中安排一位有吸引力的女性靠近並與男性進行互動,教授從中觀察男性的反應。
結果發現,被要求寫下保護戀愛關係策略的男性會相較於另一方會刻意與這位有吸引力的女性保持距離並更加保護自己的愛情,這表示男性在接受策略訓練後會提高保護戀愛關係的動機。
實驗中並沒有進行女性實驗的部分,但萊登教授對此的見解為女性不必刻意接受策略訓練來提升保護愛情的動機,因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女性在面對另一位有吸引力異性出現時會變得較為謹慎,也較不容易被誘惑。
頂天立地的男性們,請別再說「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其實在面對誘惑時,還是有一些方式可以抵擋的,常常在腦中想著如何保護你的戀情有助於維持彼此的良好關係;而親愛的女性們,別再總是任性的要求男人陪你逛街買衣服,偶爾討論一下你們的未來也是個不錯維持關係的方式!
不必愛神邱比特幫你,你自己就可以幫助自己,在曖昧時刻藉著觀察來了解對方是什麼調情類型;在戀愛時刻藉著彼此討論保護愛情策略來維持關係,多用眼睛觀察,多用行動表現,其實想要談一場簡單幸福的戀愛真的不難。
資料來源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2/150212154627.htm
資料來源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15114145.htm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pmorgan/5001573288
資料來源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2/150212154627.htm
資料來源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15114145.htm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pmorgan/50015732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